出关

凭山俯海古边州,旆影翻飞见戍楼。

马后桃花马前雪,出关争得不回头?

译文与注释

译文

古老的边地州城背山面海,旌旗在戍防城楼上随风翻卷。

座骑后的土地正是桃花盛开的春天,座骑前的关外却依然飘飞着雪花、寒威肆虐,出关的将士又怎能不回头留念呢。

注释

关:指居庸关。

旆(pèi):旌旗。

赏析

  居庸关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北。徐兰为清宗室安郡王(疑即玛尔浑)幕僚期间,于康熙三十五年(1696)清帝统兵征噶尔丹时,随安郡王出塞,由居庸关至归化城。此诗即是随军出塞时作。诗中描写了出关所见景色,抒写了出征土卒怀土恋乡的感情。

  前两句,有版本“将军此去必封侯,士卒何心肯逗留”其中的“此”字原缺,此据诗意补出。前两句写“出居庸关”之前士卒的心理。“封侯”,从字面说,是指当上大官;就其实质而言,则是指驰骋疆场,功业有成。前两句意思是说,将军将在边地的战斗中建立功勋,这对于士卒说来,自然是一个很大的鼓舞,意味着士卒也将有立功的机会,因而急于奔赴边地,而无意于逗留不前。

  后两句,则是写临出居庸关时的情况和心情。“出”字原缺,此据喀《清诗别裁》补出。“马后桃花”,意谓关内正当春天,温暖美好;“马前雪”,是说关外犹是冬日,严寒可怖。因而,无心在征途上逗留的士卒,在临出关的刹那,却不禁犹豫了起来,不自觉地回过头来再看一眼关内的景色。此诗对土卒内心世界的开掘是相当深入的,诗中不作静态的描绘,而是将人物置于特定的环境之中,从环境的变化相应写到士卒心态的改变:当立功边塞的机会在前方等待时,士卒一往无前,充满豪情;而当即将出关、远离故土时,又难免生出柔情,回头顾盼。诗中的主人公,既不是甘心老死于槽枥之下的驽骀之辈,也不是只会行军打仗而缺乏真情实感的战争工具。豪情与柔情、为国捐躯与怀土恋乡,两种对立的感情,在人物身上得到了相当和谐的统一。

  全诗最动人的是三四两句。尤其是第三句,将“马前”、“马后”写成两个不同的世界,更是石破天惊的奇思妙笔。在具体写法上,这一句也很有特色:“马后桃花”与“马前雪”,是对比;以马概人,则又有所省略。沈德潜称赞此诗说:“眼前语便是奇绝语,几于万口流传。此唐人边塞诗未曾到者。”(《清诗别裁》)徐兰是一个爱作惊人语的诗人,他在《归化城杂咏》中也有类似的诗句:“后骑解衣风柳下,前军堕指雪花中。”“奇绝”的“眼前语”的获得,归根结底是由于诗人有边塞生活的独特体验,故能于唐人边塞诗之外开拓出新的境界。而从意象与用词而言,或许还受到过唐人权德舆的“马首向何处,夕阳千万峰”(《岭上逢久别者又别》)与马戴的“马头冲雪过临洮”(《出塞词》)的启发。

  沈德潜在《清诗别裁》中,将此诗的题目改为《出关》,将前两句改成“凭山俯海古边州,旆影风翻见戍楼”。从诗句本身说,首句写静,次句写动,对环境描写与氛围渲染的表现都相当成功。但“凭山”句将所出之“关”,明白写成了山海关,这与诗人此次随军出征的路线不合,是不应该当作徐兰的创作来欣赏的,故为本文所不取。▲

江苏常熟人,字芬若,一字芝仙,号芸轩。流寓北通州。诗得王士禛指授。画工花卉,尤长白描人物。交游甚广,曾与王翚、王原祁等二十九人合作《芝仙书屋图》,题跋者六十人。卒年七十余。有《出塞诗》、《芝仙书屋集》。

  猜你喜欢
朝游访名山,山远在空翠。氛氲亘百里,日入行始至。
杖策寻故人,解鞭暂停骑。石门殊豁险,篁径转森邃。
法侣欣相逢,清谈晓不寐。平生慕真隐,累日探奇异。
野老朝入田,山僧暮归寺。松泉多逸响,苔壁饶古意。
谷口闻钟声,林端识香气。愿言投此山,身世两相弃。
卓尔有所立,俨然即之温。
他疑攻玉异,并谊断金存。
蒿篱关猛虎,笔管养苍龙。
稳帖帖藏牙伏爪,黑漫漫怪雨颠风。
临济小厮儿惊心欲折,丰干老冻腕睡思方浓。
山蒙蒙,水溶溶。
乾坤无碧落,收放绝行踪。
蜀郡路漫漫,梁州过七盘。二人来信宿,一县醉衣冠。
谿逼春衫冷,林交宴席寒。西南如喷酒,遥向雨中看。
水绕荒城柳半枯,锦帆去后故宫芜。
穷奢毕竟输渔父,长保秋风一幅蒲。
两弦中,藏真造。阴阳返复,坎离颠倒。二气驱驰入炉灶。烹煎按候,药林不耗。异香馥驱风飘渺。金花吹绽,结成圆宝。净明实相非草草。虚空一样,大光融照。
甲观韶光集,禖坛好语传。
思齐田庆百,假乐子宜千。

涌浪声声似鼓鼙,将军从此殄鲲鲵。清笳落日归渔笛,战垒寒烟冷钓堤。

但觉星光齐上下,不分燐火遍东西。太平岁久销沉尽,折戟何须问水犀。

晚霞诗识六宫輧,尝侍胡天亦可怜。伴得母仪还少主,触邪数语又南迁。

孤灯照夜深,淅沥芭蕉雨。落叶下空阶,秋声无觅处。

小孤有石如虎蹲,西望屹作长江门。洪涛万古就绳墨,虽有劲势不敢奔。

大哉禹功悉经理,何必有志今能存。大者为纲小者纪,不徒百谷知王尊。

灵祠正在石壁下,我来适值秋风昏。明朝东行吊碣石,更与寻河问九源。

松陵第四桥前水,风急犹须贮一瓢。敲火煮茶歌白苧,怒涛翻雪小停桡。

武昌遗老望旌旗,正是诸君报国时。令弟九江全死节,明公南海有生祠。

台中妙选邱山重,湖北先声草木知。一道宪纲还旧睹,真儒端可佩安危。

红芭蕉映黑牵牛。
由来此母如吾母,再皋一卮复一卮。
最好年年作生日,碧兰黄菊与同时。

可怜形影似吾身,不似云台画像人。

孤棹夷犹期独往,草堂闲挂似相亲。

好同范蠡扁舟兴,自叹虞翻骨相屯。

更恐五年三岁后,形容憔悴老于真。

蓼花秋水净沙汀,紫水归帆一棹轻。海月夜寒乡国梦,榜歌初认土人声。

断崖叶向烽台落,衰草牛穿破屋行。十载沧桑成往事,荒烟无处不情生。

怪煞双丸,电掣波翻,底事如驰。记忘年可友,衡方齿少,南邻觅阮,咸亦肩随。

顾我殊惭,目伊何似,谢树临风玉两枝。惊相问,今四旬都过,消减光仪。

吾衰更复奚辞。算久已、飞腾不系思。纵才华似尔,工诗无益,行藏如仆,赋命偏奇。

人说当初,负薪翁子,五十乘骢守会稽。吾长啸,也明年曰艾,怀绶何时。

为成者十复为终,终十还为百里同。
只为诸儒泥方法,不知起数总皆纵。

男妇呼深树,盘餐聚一村。蝇蚊庭草湿,星月路泥浑。

晚斋犹占雨,人眠不待昏。还期集余力,苗影接山根。

© Copyright 2021-2024 www.ayiya.cn 版权所有  蜀ICP备2021021491号-1邮件:fengxin1357@163.com
进入小程序
领美团红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