题邸间壁

酴醾香梦怯春寒,翠掩重门燕子闲。

敲断玉钗红烛冷,计程应说到常山。

译文与注释

译文

荼蘼的香味飘荡在梦里深闺寂寂惧怯春寒,苍翠的树木遮掩重重门户燕子安静地栖息于梁间。

思念远人敲断玉制的头钗红烛也因夜深而清冷,你在家计算我的旅程该在说已经到了常山。

注释

邸:住宅,府邸,这里指旅舍。

酴醾(tú mí):即荼蘼,也叫佛见笑,蔷薇科,春末开花,清香远溢。

翠:指苍翠的树木。

重门:重重门户。

闲:安静。

玉钗:古时妇女头上的饰物。钗柄分成两股,形状似钳,常用以剪剔烛花。

红烛冷:指烛光越来越暗。

计程:计算路程。常山:县名,今浙江常山县。

赏析

  整首诗都是想象,前两句写春夜的清冷孤寂,极力描写了其妻独居家中的寂寥,后两句想象其妻醒后想念自己的情景,通过对自己想象中的细节的刻画,描写出其妻期盼与丈夫早些相聚的心情。这首诗写的实际正是诗人思妻心切,可以说诗人是以思夫之心,表思妇之情,情真意切,感人至深。

  诗的前两句“酴醾香梦怯春寒,翠掩重门燕子闲”,从大处落墨,极写其妻空闺寂寥。酴醾,作者用它来比喻其妻之“香梦”,一方面寄托了自己的相思之情,另一方面也在着重强调:即便是这样甜美的梦,也害怕春寒寂寞的搅扰。更何况“翠掩重门舒,深锁空闰,又增加了几分冷冷清清的气氛。这里的“燕子闲”有两重意思:其一,“闲”表示寂静,思妇“香梦”为“春寒”惊醒后,愁肠婉转,四顾寂寥,无可诉说,其二,“燕子护归巢为“闲”,鸟儿尚能雌雄相守,夜落归果,无形中把人的那种孤寂心情也就衬托得更强烈了。

  接下来,作者又用“敲断玉钗红烛冷,计程应说到常山”两句诗写他妻子梦醒后思念丈夫,切盼与丈夫早些团聚的心情。前句诗用了两个细节:“敲断玉钗”和“红烛冷”。玉钗本为女子心爱之物,专用来梳妆打扮的。可是,由于丈夫久出不归,“首如飞蓬,谁为适容”,她竟慵自梳头,懒于打扮了。不仅如此,当她拿起了“玉钗”时,顿然间竟有无限的惆怅之情涌上心头,索性拿它来作为计算丈夫归期的工具,一遍一遍地敲,一遍一遍地想,一遍一遍地算,最后竟把玉钗“敲断”了。在这个细节中,作者虽然丝毫没有提到“思”字,但思妇的那种心情却被刻画得那么突出,使人们仿佛能见到她的一脸愁容。同样,“红烛冷”一方面极言思妇“敲钗”时间之长,甚至燃尽红烛,天将破晓,另一方面还巧妙地暗示了女子红颜已老,青春将逝,由此更加衬托思妇的愁情满怀。

  最后,“计程应说到常山”,既是点破思妇何以愁怀不解的句子——因为不管是“香梦”也好,“燕子闲”也好,“敲断玉钗”也好,作者尽管让思妇愁肠婉转,却并役有直说她是为了思夫才受了这样的煎熬,这句却以“计程”轻轻地点了出来,使诗意更加明确;同时,这句话又说明了这一切不过都是作者在常山旅舍中想象的—这不仅因为“应说到常山”是一种猜测的口气,而这“猜测”让夫妇双方不谋而合,更增加了双方的思念之情,而且还因为前文中的厂“香梦”“重门”为女子所特有。至此,读者才真正弄清楚了“题邸间壁”与诗的关系:原来作者是以思夫之心,度思妇之腹。

创作背景

  这首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,是诗人在羁旅途中,思乡情切,即兴题写在旅社墙壁上的。

郑会,字文谦,一字有极,号亦山,贵溪(今属江西)人。少游朱熹、陆九渊之门。宁宗嘉定四年(一二一一)进士。十年,擢礼部侍郎。理宗宝庆元年(一二二五)史弥远专政,引疾归里。卒年八十二。有《亦山集》。已佚。清同治《贵溪县志》卷八有传。 郑会诗,据《全芳备祖》等书所录,编为一卷。

  猜你喜欢
难得今朝风日好,春光佳思平分。虽然公子暗招魂。其如抬眼看,都是旧时痕。
酒到强寻欢日路,坐来谁为温存。落花流水不堪论。何时弦上意,重为拂桐孙。
早气满原野,子行归旧庐。
籲天高未动,望岁了何如。
荒土欲生火,涸溪容过车。
民期得霖雨,吾岂灌园蔬。
老笔盘空墨未乾,最佳处与着危栏。
江山分与诸贤客,风雨专为九日寒。
白发自惊秋节序,黄花曾识晋衣冠。
未须诗较明年健,别做茱萸一等看。

新年十许日,才有一篇诗。乡思风中乱,春心雨里知。

病缘衰骤至,懒与睡相宜。暗想泉溪上,杜鹃啼故枝。

闻欲朝龙阙,应须拂豸冠。风霜随马去,炎暑为君寒。
客泪题书落,乡愁对酒宽。先凭报亲友,后月到长安。

百战楼烦地,三春尚朔风。
雪飞寒食后,城闭夕阳中。
行役身将老,艰难岁不同。
流移嗟雁户,生计各西东。

山中樵客食无酶,热芋寒饘八十来。参附若还能续命,王孙公子不须哀。

秋风袅袅洞庭波。暮雨湛湛落败荷。数遍相思今夜多。

夜如何?独倚南楼一雁过。

广寒宫殿凉如水,坐对清晖欲二更。但使玉樽频注酒,莫令银甲少弹筝。

窗含野烧明还灭,帘捲星河浅复清。尘袜不禁风露冷,恍然身世在蓬瀛。

半身屏外。睡觉唇红退。春思乱,芳心碎。空馀簪髻玉,不见流苏带。试与问,今人秀整谁宜对。湘浦曾同会。手搴轻罗盖。疑是梦,今犹在。十分春易尽,一点情难改。多少事,却随恨远连云海。

握臂登楼去却梯,乍谙情事齿还低。孀姝曲巷新名左,国艳扁舟旧姓西。

髹鬓黑光全似镜,莲钩粉底不沾泥。端详烛下分明甚,不是看花醉眼迷。

园林寂寂春归去。蒙蒙柳下飞香絮。野水接云横。绿烟啼晓莺。
江南鶗鴂梦。山色朝来重。小艇小湾头。萍花萍叶洲。
并刀昨夜匣中鸣,燕赵悲歌最不平;
易水潺湲云草碧,可怜无处送荆卿!

出郭渡清溪,僧閒昼掩扉。造轩惟爱竹,植杖即披衣。

家舍杯盘近,村庄鸡犬肥。频来君莫厌,倒载夜深归。

最爱同年欧进士,写梅笔意自成家。君看半幅横枝景,犹是春前雪后花。

桃花灼灼斗春芳,一见如云满目光。
不识冬来霜雪遍,芳意争似竹松长。
笛里声飘柳色寒,县斋深在白云间。
孤吟夜倚琴边月,半醉秋登宅后山。
烟径树清苔藓长,雨塘人散鹭鸶还。
兰舟有客题诗望,溪上家家晚唱阑。

重闱白发慈母老,八十春光少二年。策杖扶孙闻尚健,采蘋供祀恐非前。

归心爱日增凄切,别况遭屯倍怆然。苦缚微官难解脱,陈情有表更谁怜。

蚤学屠龙技,三年望有成。
朝来鉴海水,华发已先明。

夜静群动息,时闻隔林犬。

却忆山中时,人家涧西远。

羡君明发去,采蕨轻轩冕。

© Copyright 2021-2024 www.ayiya.cn 版权所有  蜀ICP备2021021491号-1邮件:fengxin1357@163.com
进入小程序
领美团红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