孙旦,颍昌府长社(今河南许昌)人。永父。赠银青光禄大夫。事见《苏魏公文集》卷五三《资政殿学士通议大夫孙公神道碑铭》。
孙日高,清康熙年间(1662~1723)安徽桐城人。
孙昌龄,真州(今江苏仪徵)人,一作晋陵(今江苏常州)人。神宗熙宁七年(一○七四),知通州。元丰初,知江宁府(同上书卷二五八)。六年(一○八三),改两浙转运副使。哲宗元祐元年(一○八六),知福州(《苏轼文集》卷三八《两浙转运副使孙昌龄可秘阁校理知福州》),以其亲老,移苏州。
江南常熟人,字寅仲,一字赤崖。少时参与同声社,为吴中名士。顺治十四年举人。因科场舞弊案遭株连,谪戍尚阳堡,多年始得释归。大学士宋德宜以“边才”荐,未用。晚年居苏州,流连诗酒,自号荐庵。有《荐庵集》。
(1733—1802)奉天承德人,字德元,一字葆年。乾隆二十六年进士,由知县累迁山东布政使。嘉庆间历任贵州、云南巡抚。性伉直,为官清廉。
(1618—1692后)明末清初直隶容城人,字七俨,号臞仙。孙奇逢子,孙博雅兄。明诸生。入清讲学。诗多俚语。有《得闲人集》。
孙杰亭,原名德隽。兴济人,邑诸生。赋性坦直,学养深醇。幼子孙玮,为无棣县知事,曾主修民国《青县志》。
(1620—1687)明末清初陕西三原人,字豹人。世为巨商。明末散家财起兵,与李自成军对抗。兵败,只身走扬州读书,刻意为诗。康熙十八年举鸿博,自陈衰老,不应试,授内阁中书衔。有《溉堂集》。
(1111—?)泗州郫县人,字岩老,号牧斋。高宗绍兴五年进士。守汉嘉,有惠爱。范成大、赵雄言其贤,诏转一官,除直秘阁,不就。孝宗淳熙五年,授利州路转运判官,时年六十六,乞致仕。

  孙梁,清代人,字吟笙,号苦匏,吴县(今江苏苏州)人,间作小印。嗜金石学,间作小印,有汉人遗意。

© Copyright 2021-2024 www.ayiya.cn 版权所有  蜀ICP备2021021491号-1邮件:fengxin1357@163.com
进入小程序
领美团红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