裴皞,字司东,系出中眷裴氏,世居河东为望族。皞容止端秀,性卞急,刚直而无隐,少而好学,苦心文艺,虽遭乱离,手不释卷。唐光化三年,擢进士第,释褐授校书郎,历谏职。梁初,当路推其文学,迁翰林学士、中书舍人。卒年八十五。赠太子太保。裴皞之享年,李调元《全五代诗》卷十二记为“卒年八十”。按谓裴皞卒八十殊误。

(224—271)西晋河东闻喜人,字季彦。少好学,有声名,时称“后进领袖”。曹爽辟为掾。爽被杀,以故吏免。转附司马氏。魏末迁散骑常侍、尚书仆射,改定官制,议五等之爵。入晋,加光禄大夫,封钜鹿郡公。官至司空。作《禹贡地域图》,藏于秘府,开创我国古代地图绘制学。创制朝仪,广陈刑政,朝廷多遵用之。卒谥元。

  裴羽仙,生卒年不详,唐朝裴悦之妻。悦征匈奴不归。乃有《寄夫征衣》诗,后闻轻进被擒,音信断绝,又作《哭夫》二首。故其诗多边塞征戍之事,风格悲壮沉郁。

 唐人。籍贯不详。楚州刺史裴思训之子。为人恢诞,强学不成一名。好朋从诗酒。善丹青,工山水,晓解丝竹。后出家为僧,或曰隐于黄冠。卒年三十九。
裴若讷,常州江阴(今属江苏)人。仁宗景祐五年(一○三八)进士。事见清道光《江阴县志》卷八。今录诗二首。

  裴澈,唐朝大臣。孟州济源(今河南济源)人。裴俅之子,裴休的从子。登咸通进士第。僖宗朝,拜相,历官门下侍郎、右仆射、同平章事、判度支。以拥立伪煴诛。有兄裴渥、裴滈。留诗一首。

 唐人。太宗贞观间,入长安化度寺,执役十余年,戒行修谨。寺僧遂命其守无尽藏院。玄智乃密盗黄金,不知其数,寺僧不觉。后潜遁不归,仅留诗四句于屋壁。

  裴虔馀,咸通末佐北门李相蔚淮南幕,乾宁初,官太常少卿。

  裴諴,唐朝诗人,闻喜人,晋公度之从子,官历职方郎中、太子中允。诗五首。

  裴说,桂州(今广西桂林)人。唐哀帝天祐三年(906)丙寅科状元及第。该科进士二十五人。考官:吏部侍郎薛廷珪。裴说生于乱世,早年窘迫于乱离,奔走于道路。诗句"避乱一身多"引起众人共鸣。自幼勤奋攻读。曾任补阙、礼部员外郎,天祐四年(907),天下大乱,裴见升迁无望,即携眷南下,唐朝灭亡,全家于湖南石首一地约住半年,又因战火波及,再向家乡逃难,不久,于旅途中死去。裴说为诗讲究苦吟炼意,追求新奇,又工书法,以行草知名。

© Copyright 2021-2024 www.ayiya.cn 版权所有  蜀ICP备2021021491号-1邮件:fengxin1357@163.com
进入小程序
领美团红包